《TIA 美國大選後國際座談會紀實》

《TIA 美國大選後國際座談會紀實》

TIA 「美國大選」國際座談會圓滿成功


「川普2.0,抗中不變,台灣處變不驚,因勢利導」


———


2024年11月09日上午10點,台灣勵志協會( Taiwan Inspiration Association, TIA)舉辦「美國大選後的地緣政治及區域情勢」國際座談會。美國總統大選,牽動全球地緣政治變化以及區域的和平與發展。TIA特邀重量級專家,針對大選結果進行剖析,探討新政府的國際影響以及台灣因應的應然與實然。


與談人有:清華大學社會學所副教授陳明祺博士,曾擔任國防安全研究院執行長、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以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員;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羅致政博士,曾擔任立法委員、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委、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東吳大學政治系系主任;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博士,曾擔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台灣智庫副執行長等。


主持人是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博士,經歷有Baker McKenzie法律事務所執行顧問、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外交政策訪問學者、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


———


此次國際座談會,報名來賓涵括國內外媒體、學者、各界專家以及政府公職人員等,整個會場座無虛席。其中,與談人賴怡忠是TIA共同創辦人,主持人譚耀南是TIA的永久會員。


美國總統大選於2024年11月5日登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選舉人票已跨越270張當選門檻,確定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承認敗選。國會選舉中,共和黨贏得參議院多數,重新奪回參院。


座談會的與談有三個角度:美國大選的結果分析、選舉結果的全球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台灣的因應。簡言之,川普2.0的產生、影響與應對。


———


針對美國大選結果,陳明祺認為輸家有三:賀錦麗、民主黨以及民調專家。拜登退選是競選所忌諱,接棒的賀錦麗更無法承接民主黨的包袱。選舉結果所呈現的搖擺州「紅色位移」,意謂:「麵包比愛情更重要」。


民主黨的「進步價值」顯然不敵雙I(inflation and immigration)。川普引用雷根(Ronald Reagan)的名言:「過去4年你過得比較好嗎?」,動搖民主黨選民的投票意願。


———


美國大選結果已定。展望未來,必須先搞懂「何謂川普2.0」。


羅致政認為,「川普2.0」是「更加強勢、更有主見、更為民粹、更難預測」。箇中原因其實包括:歷經暗殺的個人心理因素、無法連任、美國國內政經結構現況等。


從層次分析來看待川普2.0的影響:首先,國際結構必是大國競爭本質,對抗、孤立或介入、雙邊或多邊等全部都是手段。中國就是美國最大的競爭者。其次,國家治理上,經濟議題優先為必然。畢竟,川普的勝選意涵在此。再者,有過四年執政經驗的川普2.0,決策會更獨斷。忠誠是人事任命考量,「有限授權」則是他的管理風格。川普為人所熟知的交易性格,將更注重結果論。


———


簡言之,「川普就是馬基維利主義主義者。」


賴怡忠認為,川普2.0的產生既然與經濟議題相關,選舉過程中多次訴求的「關稅」政見會是焦點。值得一提的是,「仔細推敲川普本人與其團隊的發言是否一致,相當重要。」因應川普的再次執政,必須區隔競選口號、政府議價工具與政策履行的三種不同。


譚耀南也認為,川普2.0的施政會有急迫感,選舉期間拋出的「減稅」政見有望成真;但「關稅」政見是否全部履行抑或國家間的議價工具,尚待觀察。


看待地緣政治的影響,「川普2.0對烏克蘭的支持會下降、對伊朗的壓力會增加。」「與其說普丁最高興,不如說是納坦雅胡最開心。」川普2.0的時空已與川普1.0不同,盤點國際社會能與川普對話的夥伴,賴怡忠點名加拿大總理與印度總理。


———


除此,「川普與金正恩再次會談的機率並不高,經驗顯示已無利可圖。川普2.0對中國的貿易戰,必定更強烈。經濟是川普勝出大選的主軸,2020年的中國病毒令川普失去政權,習近平對川普第一任的承諾也未完成。」


陳明祺認為此刻的習近平應是忐忑不安。首先,美國國內與國際社會,反中是主流;其次,中國國內社經狀況變壞;再者,川普本人不可預測的交易性格。正所謂「好人怕壞人,壞人怕惡人,惡人怕瘋子。」


「中共如何解讀川普2.0?尚待觀察。習近平若延續戰狼風格,對台灣可能是利多的機會。只不過,習近平想走回『韜光養晦』也有騎虎難下的結構壓力。」


———


台灣又該如何因應川普2.0?


羅致政強調,川普既然是現實主義者,台美就從「利益雙贏」的角度來談「互補」與「重疊」。川普的「保護費」,並非是壞事。台灣據此與美國進行議價,交換彼此之所需。台灣對華府的關係突破與談判,參眾兩院與國際社會都是提升議價能力的途徑。譚耀南也認為,台灣的對美論述應「多講利」。


只不過,「抗中不等於挺台」。羅致政呼籲:「面對川普2.0,台灣的外交實務得更細膩。」賴怡忠提及,川普在2016年甫當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全球第一位會晤川普的領袖。所以,「全世界都見識到安倍的高爾夫球桿哲學。」羅致政如此說道。


———


四人都認為,台灣對於川普2.0「不必過度悲觀,但也不能盲目樂觀」。賴怡忠強調,在兩方關係連結上,台灣政府一直與與川普有接觸與深化。「川普2.0有準備,台灣也一直有準備。」他指出,即使川普2.0有貿易關稅政策,但其對台與對中,顯然不同。前者機率低,後者可謂篤定。


「即使面對川普的『保護費』與『晶片』壓力,台灣也不會沒辦法處理。川普2.0也會有國內壓力。」


賴怡忠提醒:第一,台灣必須下功夫在支持川普2.0的金主。第二,川普已無法連任,所以直至2026年期中選舉前都是關鍵期。台灣必須慎重思索美國政壇的變化。第三,在美中關係層面,馬斯克(Elon Musk)必然是個關鍵角色。第四,「台灣有事,不一定日本有事。」台灣政府必須留意日本政壇在後安倍時期的發展。


———


當然,四人異口同聲認為,台灣國會內的藍白興風作浪以及中共利用在台代理人的認知作戰確實影響台美關係發展。


此次國際性座談會超過原訂1.5小時,會場交流不斷,大家可謂意猶未盡。座談會在愉快的氛圍中合影留念,圓滿成功。誠如羅致政所云:“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吾人相信,面對川普2.0,「世界的台灣」有機會也有風險,但台灣仍可運用自身的巧實力,開創新的篇章。


賴榮偉博士

TIA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