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TIA名人講堂》心得分享
《07/05 TIA名人講堂》心得分享
講者:戴寶村教授
題目:「以諺帶史:台灣諺語中的歷史故事」
———
「家己栽一叢,卡贏望別人;愛拚才會贏,打拚出頭天。」靠人人跑;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為事業、為健康、為自己、為家庭為、為台灣,大家努力打拼。
台灣勵志協會很榮幸邀請大師戴寶村教授進行一場「以諺帶史:台灣諺語中的歷史故事」的精彩講座。這是一場極具啟蒙意義的台灣主體認識論。
戴寶村,台師大歷史系博士,519行動組合決策委員、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政大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學術領域包括台灣史、台灣文化史、台灣海洋史、文化資產、客家族群文化、歷史教育等。
資歷豐富,包括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桃園市、新北市、基隆市等縣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本土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部不義遺址審議委員會委員、國發會促進轉型正義基金會管理委員會委員、客家委員會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董事會董事、淡水古蹟博物館諮詢委員等。
著作等身,涵蓋台灣海洋史、北台灣歷史、政治通史、客家文化、地方志、諺語研究與中學教材等。
———
「先父目不識丁,但他勸誡的『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專心打石石變磚,專心開山山變園』言猶在耳,也成為我人生奮鬥打拼的動力。」
諺語作為口語文化的結晶,反映人生百態與生活哲理,更是國家與社會關係變遷的歷史凝縮。
「林道乾鑄槍─彈自己」的「自作自受」,提及的是海盜。「紅毛港、紅毛埤、紅毛城、紅毛田、紅毛土」,見證歐洲列強統治台灣。「國姓爺,鄭成功」說出台灣的「開台聖王」,其實有著不少編撰的「神話」。
「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刺瓜刺刺刺,東都就來去,來去穩有某,勿免唐山此艱苦」,形容先民渡海移民的心路。「台灣番薯厚根,平埔仔厚親」,道盡台灣社會與平埔原住民因緣深厚。這句諺語,顛覆「台灣人是漢人後裔」的謊言。
台灣移民的滄桑,還有「少年若無一時憨,路邊那有有應公」以及「紅柿上樹頭,羅漢腳目屎流;娶個某,卡贏三個天公祖」。「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鴨母王走入溝仔尾—死路一條」,直指外來政權清國統治的不當。
———
先民開墾蘭陽平原的艱辛,還有「過了三貂嶺,不敢回頭想某子」。社會的械鬥現象,可見「咸豐三,說到今」、「西皮倚官,福祿逃入山」、「陳林李,結生死」等。
「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是老彰化人熟知的俗語。蘭大衛醫師於現今彰化市設立彰化醫館(即彰化基督教醫院)。老蘭醫師在台醫療傳道40年,最後在故鄉英格蘭辭世。他一生永懷福爾摩沙。
同樣不可抹煞的,還有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階牧師對台灣的貢獻。不過,「入教 死無人哭,信耶穌;信耶穌,弄到沒米通孝孤;信天主 弄到沒米通煮」,卻也闡述文明交流的衝突。
———
日本政權殖民的政經社不平等,見諸「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第二憨,吃菸吹風;第三憨,選舉運動;第四憨,拿球相碰」、「人插花,伊插草;人抱嬰,伊抱狗;人坐轎,伊坐畚斗;人睡眠床,伊睡便所口」。
其實,不少反映日本統治時的台灣諺語,都揭示以警察為核心推動近代化教育的馴化過程。
1624年來的外來政權有荷蘭、鄭氏東寧、清國、日本以及KMT/ROC的黨國。
KMT/ROC的黨國統治,「乞丐趕廟公,醬油借你沾,醬油碟都拿去」。「法律百百條,要用自己調;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豬腳麵線」,陳述法律只是獨裁者鎮壓異己的工具。
國民黨的買票與黑金,也造就「葬儀社愛人死,樁仔腳愛選舉;選舉沒師傅,用錢買就有;好央叫,不如新台幣;第一作兄弟,第二開廟寺,第三去選舉」。
———
非常感謝戴寶村教授如此專業卻迷人的心靈饗宴。
從後殖民理論的角度來看,語言本就是殖民者的工具與被殖民者抗爭的場域。諺語再現者並非只有文化的交錯雜揉,更是殖民創傷、被噤聲的族群。
認識諺語,無啻是台灣「知識主權」的國族敘事建構。
當我聽到「日本起山戴紅帽,屁股揹槍手舉刀,手拿銀票要給嫂,講話tiau tiau 娘聽無」這句諺語時,不禁想到「木馬屠城」的「兵不血刃」。
對大中國抱持幻想的台灣人,請覺醒吧。勿再提什麼「祖先無從選擇」的理由。誠如Hannah Arendt所云:「極權統治的理想對象,乃不再有能力辨別事實與虛構、真與假的人。血統,從來不能定義台灣人的國家認同與價值認同。「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台灣不認唐山,金門不認同安」。
賴榮偉 博士
TIA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